如何来评价过去的十年,乃至十五年来中国文化用品行业的历史?如何来判断这十年乃至十五年来行业的发展何以不尽人意?在我看来,新千年第一个十年整个行业的贡献可能远小于损失,这是一种非常危机的现状。而对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不利于行业发展的原因,各人自有各人的道理和判断。在我看来,人才、传统、思想的断层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How to evaluate the history of China Stationery Industry over the past ten or even fifteen years? And how to estimate the reason why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is far from satisfying during that period? In my opinion, what the whole industry contributed through the first ten years of new century is not nearly as much as it lost, which is a great crisis to the future of our industry. The faultage of Talent, tradition, ideology is the main reason for current situation.

  作者:杨志飞

  By MarkYang

  断层——对千僖第一个十年的行业反思

  The faultage——Reflections on the industry through the first decade of new century

  《断层》这个题目早在3个月前就定下了,中心思想也一样。不动笔的原因是一时不知从何着手,想说的太多了,联想的也太多了。既然早已经定了在新年发这篇文章,时间就在分分秒秒地残酷地逼迫我,滴答声就像一个催命鬼。总算命大,一次经销商会议救我于水深火海之中。

  某客户的新年推广会邀请我做报告,会议前一天晚上我都交不出题目。人们认为我满腹经纶,不再与我理论,总觉得我到时往那一站,就会口若悬河,想想真是对不住人家,当时我确实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当然,最终我确定了自己的主题——辞旧迎新,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因为主持人给我的时间也不多,只有20分钟。这20分钟也说不了什么。

  现场我先做了市场调查。我问:“在座的从业经历超过15年的请举手”。数了数有6个人;我再问:“在座的从业经历超过10年的请举手”。数了数有12只手;我又问:在座的从业经历超过5年的请举手。环顾四周结果一点动静也没有……现场的统计结果令所有的新江湖,老江湖们都异常震惊!为什么?因为当日到场的客人人数大概在180多人,所以,统计的结果是:从业经历超过15年的经销商占3.33%;从业经历超过10年的占6.67%;余下90%左右的人从业经历都在5年以下!

  此事事后引起了广泛的兴趣、讨论和共鸣。因此放在文章的开头就非常合适。至少这个市场调查说明几个问题,第一,长江后浪推前浪,行业第一线的新人总数和比例远远超过老江湖。很多人感叹,再不能用“传统”、“经验”、“没有变化”这样的词语来描绘这个行业了。第二,中间的断层是非常明显的,从总的从业经历来看,绝大多数人对行业的认知是非常缺乏的,这限制了行业的高速发展。当然,也有人发表了另类的意见,一种是说这个行业门槛太低了,太容易进入了;还有人说,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经营5年不发展就会自动退出,所以这个行业发展很艰难。

  这个市场调查所发现的真实的行业断层想象正符合我的题意,因此从这里讲起确实很合适。

   当道老板们的年龄结构

  《论语·为政》引孔子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后中国人都把“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作为人的发展和奋斗目标。在孔子的年代或许少年得志相对容易,也或者是事实,例如就有苏秦“并相”、“合纵六国”的故事。但是现实生活却未必如此,芸芸众生更无可能,我们一个小老百姓,如何能与大圣人孔子相媲美?因此“四十而立”就已经上上大吉了。

  放眼文具行业,目前能在公司,或者能统领一个好企业的老板,基本都是60年代和70年代人群。60年代的大致是在90年代后进入行业的,这其中有一批是在80年代后期进入的,通常都是高中毕业后直接分配进入百货文化商业系统工作的。80年代进入的人绝对不可能是商业系统的权利人物,只不过是个小人物和跑腿的。当然在后来百货站解体后,他们中不少人自己下海了,就时间而言这也是90年代中期了。所以,我们说60年代人群进入行业都可以宽泛地被认为在90年代中期。如果做一个调查,这批出生在1965年之前的人也是极少数!多半是1965年后的。因此,我把他们这批人称为“抓住了百货商业尾巴的人”。

  70年代生的大多数都是在新千年交替的前后进入行业的,1975年后出生的基本可以被认定是在2000年之后入行的。他们中的成功者开始都是在工厂担任高管职务,之后出来自己开公司,其中不少人已经小有成就了。这些对于百货站的故事留下的仅仅是听说而已,并没有真正经历过。他们经历的最多就是百货站在文具行业的最后的阵地——文化用品交易会。

  80后人完全是新人,他们在这个行业的历史一定在5年以内,他们对于文化用品交易会都可能是陌生的。也许他们参加过文化用品交易会,但是文化用品交易会的顶峰时期早已离他们而去,他们对行业的感受很浅很浅。

  50年代出生的人在文具行业已经是极品了。如果还在努力耕耘的,就像值得尊敬的宁波办公伙伴的老板戴开岳先生,那就是极品中的极品了。而大多数人都处在退出行业的过程之中,或者早已完成了退出。尽管这部分人比较完整地经历了文具行业的百货站阶段、批发市场阶段和改革阶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保留下来的财富少之又少,或者说根本没有人重视!

#p#副标题#e#

   专业化的缺陷

  一群没有商业基础的人,在脱离主体商业的条件下,在根都没有扎稳的现实中,在缺少教育和传承的情况下,过早地介入了所谓的新观念、新思想、新模式,幻想在一个独立的环境中建设属于文化用品自己的专业化的千年大厦、万年大计。

  一说Office,就全面推进功能化产品,把文房四宝、学生用品、群众性体育用品、个人用品排斥在外,什么都叫“办公”,店也是,厂也是,公司也是;

  一说强势渠道,就好象掌握了销售渠道,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垃圾也可以当黄金,大便包装后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推销给消费者;

  一说一站式,就觉得可以脱离百货业的所有经验和模式,完全靠自己组织商品品类形成自己独特的商业渠道了,于是叫各种各样的“全”的就很多很多;

  一说超市,就恨不得把所有的文具店改造成大卖场,自以为那样就可以像卖场一样吸引男女老少,就可以把白领从车间、从办公室、从高楼里拉出来;

  一说目录销售,就感到自己是多么地落后,就觉得今天要不下决心把店关了,不进入仓库,不印刷几本产品目录,就是“传统”,就“不未来”,就“不先进”,就是“没文化”;

  一说电子商务,就恨不得一夜之间就解决了所有的成本问题,就认为消费者会从网上游来游去自动游到自己的网页上,就会采购自己的东西……

  总之,我们觉得,我们是与快销品行业不同的行业,我们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我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创造历史。我们认为,史泰博就是这么干的,欧迪也是这么干的,所以我们也要这样干!

  我们觉得自己很专业,自己很独特,自己很出众。

  试问,我们什么专业了呢?结果是什么?这个行业中号称聪明的人几乎一个人也没有挣到大钱!相反,那些被他们称之为“农牧民”的人们却在这最近十五年间赚得个瓢满锅满。

   过于提前的扁平化

  供应链环境也是一个大问题。

  本来中国的文化用品业并不强壮,改革开放后整个产业基地从上海等地转移到主要以广东和浙江为主的产业圈。这个以出口为主来支撑整个产业的行业,刚刚进入简单的模仿期就开始了其复制过程,急于争取到最大的规模化的边际毛利。于是就急匆匆在一个很低的制造水平上采取了国际上最新的市场营销概念,不断地冲击本就脆弱的流通渠道的和终端服务商。这就是在“深度分销”概念引导下的强力的“扁平化”过程。

  代理制被破坏后,首先取而代之的是工厂的分公司和办事处体系;如今已经发展到直接进入流通渠道,甚至终端零售行业的大规模行动,这里面从“贝发”的狂轰烂炸,一直到今天“晨光”的连锁加盟体系。事实上,在2000年左右的时刻,“齐心”还曾经想过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

  如此一来,本来就脆弱不堪的文具流通渠道,更加慌不择路。

  实际上自从中国制造商开始推行深度分销以来,整个行业,尤其是经销商的怨言就没有断过。最终,经销这些所谓大牌的经销商纷纷处在无可奈何之中,另一方面,近5年来壮大了自己的经销商却开始全面抵制这些品牌在自己的销售系统里的份额和存在。这两个情况都是现实中不争的事实。另外,厂商与经销商的矛盾全面升级,“厂、商博弈”这句话深藏心底,随时迸发!

#p#副标题#e#

   深度分销提前开始的害处在于:

  强势压迫导致一花独放百花杀的局面产生。尽管从工厂的角度讲要规模和销售没有什么错,但是从整个行业和供应链的健康角度讲,那就是进入了传说中的秦始皇“焚书坑儒”,阻止百花齐放的时代。结果是,消费者的多样性需求被限制、被压制、被约束在一个极其不合理的状态中,很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目前的深度分销,完全是厂商的一己之力,这极大地浪费了社会资源。这是以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极大地浪费为代价的。老实说,这十年的深度分销和扁平化过程根本没有“资源整合”的核心概念的指导,从行业的角度讲也是一种倒退。

  由于经销商刚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国转民中走出,经营能力,经营效益,经营规模都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水平。突然遭到深度分销的打击,就阻止了流通渠道自身的健康发展。经销商已经被逼到即将就范的角落里,价格战成为常态就很不奇怪,海外品牌进不来也就很自然,中国消费者得不到应有的满足也很正常……

  总之一句话,深度分销的提前开展导致了中国文化用品行业的生态破坏。

   舆论和学习的偏差

  海外的变革起始并膨胀于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尴尬的是,中国当时正处在国转民并走向分散的过程中),中国的感知基本发生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刻。听闻巨变,国人心动,一时间觉得通过引进一种先进的商业模型(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海外的就一定是先进的)可以一蹴而就。于是一切没见过、没听过、没碰过、没感受过的东西对于我们都成了“新”事物,都是我们的努力目标,都是能把我们从苦海中拯救出来的“诺亚方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救命稻草。

  媒体也是一样。这个行业的媒体当年几乎不懂行业,尽管有学识、有思想、有见解,但是却没实践、没智慧。说句实在话,2001年杀出的媒体黑马 ——《OPI China·办公文仪》(《OFFICENTO·办公文仪》的前身)的创立者甚至连“史泰博”,“欧迪办公”都不甚了解。当时至少有近4年的时间是专注于介绍海外的市场、变革、模式、概念和思想,如今想想,自己当年最多就是一个长平之战中的赵括(“纸上谈兵”的主人翁),或者是街亭之战中的马谡。其他的专业媒体也好不到哪里去。

  学习的气氛是浓厚的,但是却很少有人仔细研究中国文化用品的现状和基础。所以,我们有在沙滩上建大厦的嫌疑。

   小结

  说了这么多因素,无非是想说一点:中国的文化用品行业在过去的十年间出现了严重的断层现象,这不仅仅是说人才,同时也指商业传统、思想等等。

  因此,我认为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文化用品行业是打了一场没有目标的迂回战,说句白话就是在自己围着自己绕圈圈。如何重新认识自己,是我们为下一个十年的进步所必须打好的基础。千万不要再做揠苗助长的事情了。

更多资讯
手机端
公众号
微博号
抖音号
返回
顶部